走进乌干达,感受中国“活水”力量

来源: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2021-11-18 

  过去几年,中国政府向乌干达政府提供的贷款极大地促进了该国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同时,乌干达利用中国资金投资建设的水电站、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也为当地民众的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就在几年前,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以东85公里处的卡永加地区,其发展态势还是一滩典型的“非洲死水(African backwaters)”。当地农民还挣扎在温饱线上,卫生状况极差,包括饮用水在内,所有生活用水只能直接取自尼罗河,周边道路几乎全是砂石土路,不仅是路面狭窄,较差的路况使得部分路段甚至只容许行人通过。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这些状况多年以来都未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直到利用中国资金,由三峡集团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建设的183兆瓦伊辛巴水电站兴建,才真正为这一地区的基础设施情况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同样美好的事情,也发生在距离伊辛巴水电站西北200多公里的卡鲁玛镇。在这里,同样是利用中国资金,由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600兆瓦卡鲁玛水电站正在进入工程收尾阶段。

  两大水电站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乌干达的电力发展,一方面是电站送出相对低廉的电力助推了乌干达的工业进程,并进一步吸引各方投资,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有更多的电力资源可以出口到肯尼亚等邻国,从而推进东非共同体的一体化进程。这两个项目的业主单位,也是乌电力领域主管部门的乌干达能源和矿产开发部认为,相关项目产生的红利给该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决定性的变革。

  经济红利逐渐显现

  近几年,在伊辛巴水电站项目的附近,当地的商人玛瓦·巴拉萨发现,在三峡中水电的帮助下,七所各类学校的校舍得以翻修或新建,新的社区医院也已开始接诊本地病患。曾经尘土飞扬的各级道路更是铺上了崭新的柏油路面。而最令他感到兴奋的是,三峡中水电公司修建的一座横跨白尼罗河的交通大桥改变了当地居民只能依靠轮渡出行的交通方式。

  多年从事白尼罗河两岸客运业务的出租车司机西蒙·安古尤说,整体交通路桥网络的改善不但使得他往返于两岸的时间减少了50%,也让渡河变得更为安全可靠,不用再担心是否会翻船了。

  卡鲁玛水电站项目所在地县议会议员雅各布·阿特尼表示,附近地区居民的经济社会水平明显提升。“伴随着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在当地业务的开展,卡鲁玛成为了区域贸易中心,卡鲁玛新城吸引到众多的企业落户,发展速度远超旧城。”

  阿特尼说,当地很多年轻人都成为中国水电的雇员,参与到水电站的建设工作中来。这也让他们有幸能够通过劳动自食其力。他同样相信,当卡鲁玛项目完工后,这个项目将会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

  与此同时,乌干达的旅游部门也在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掘这两个水电项目的旅游资源价值。乌旅游局负责人莉莉·阿亚洛瓦透露,该机构已经和两个水电站的实际运营部门乌干达发电公司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筹划其建设成为旅游景点。她表示,“一旦卡鲁玛和伊辛巴水电站成功被开发成为旅游景点,将进一步促进乌干达的旅游产品多元化进程,从而推动乌干达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改善当地民生水平

  在接受媒体采访中,乌干达能源和矿产开发部常秘艾琳·巴特比表示,通过国际融资,尤其是来自中国的资金,乌政府目前正推动各领域的全面发展。她在近期考察卡鲁玛项目时再次强调,基础设施的建设极大地将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升级道路将促进商贸活动以加速当地人口发展,翻修医院将改善当地居民的卫生状况。“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会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系统地看待这些发展。”同时,巴特比还对那些批评乌干达从中国融资的人们喊话:“你们应该多考虑社会经济利益,而非仅仅着眼于利率和债务偿还问题。”

  麦克雷雷大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保罗·拉库马指出,事实上,债务对任何国家都不是坏事,问题是如何利用债务。“虽然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在最初几年非常低,但这并不意味着乌干达应该停止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因为周边国家都在积极地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驻乌干达使馆经济商务参赞蒋季青表示,“我们很高兴中国提供贷款的两座水电站给当地社区带来了积极的变化。虽然修建水电站的初衷是为了推动乌电力行业的发展,但我们也注意到,这些项目的溢出效应正在逐渐显现,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他们能够与政府共享项目的红利。”所有的事实都表明,中乌合作切切实实给两国人民带来了积极影响。

  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会议将于近期在塞内加尔举行。会议将规划未来三年及更长一段时间中非合作新方向,为中非关系发展注入新活力。目前,中非双方正紧密对接,将更多务实合作新举措纳入会议成果。

  中乌合作正是中非深化合作的一个缩影。中方将一如既往同非洲国家一道,推动中非合作与时俱进、砥砺前行,使双方合作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用实实在在的成果更好造福中非人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