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律师为“走出去”企业保驾护航!

来源:广东司法行政      发布时间:2022-08-05 

  法治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律师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共建“一带一路”等深入推进,中国涉外法律服务业迎来了新机遇,广州律师也正以更积极的姿态融入全球化发展,在涉外法律服务领域留下一个个扎实的脚印。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以及国际关系的影响,中国基建行业企业新增投资建设的项目有放缓趋势,跨境争议解决复杂性较高,对涉外律师面临的挑战着实不小。”赵淑洲律师说。

  赵淑洲律师,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在海商海事、海洋工程、海外基础设施、国际贸易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荣获“广州涉外大律师”称号,多次被《亚洲法律杂志》评为“ALB中国十五佳诉讼律师”。

  2019年9月赵淑洲律师团队接受某大型央企的委托,协助其参与菲律宾政府主导的填海工程项目的建设总承包的投标,并为该央企就该境外建设工程项目提供全程法律服务。

  该项目毗邻马尼拉大都会区商业中心,业主拟在马尼拉湾吹填形成陆域面积为396公顷的三个人工岛,主要工作包括设计勘察、吹填造岛、基槽开挖、抛石护岸和地基处理等。项目完工后,将有效缓解马尼拉大都会区土地紧缺局面,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赵淑洲律师团队针对建设工程相关的法律问题,全方位参与了合同条款、税务、许可、法律方面的合规审核,协助客户寻找合适的菲律宾律师提供专业法律意见,评估项目风险,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在赵淑洲律师团队的帮助下,客户顺利中标,并且在与境外业主及分包商就项目合同条款的谈判中,取得阶段性成果。

  目前,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法律需求也显著增加。赵淑洲律师表示,在护航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他们总结了一套独特而有效的经验:

  要在合同中争取选择有利中国企业的适用法律。各个国家的法律规定并不完全一致,基于维护中国企业角度的利益角度,中国律师在协助中方企业与外方企业签署合同时,要首先考虑选择有利中国企业的适用法律,以避免因同一法律事实在不同法域法律认定不同对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要重视争议解决条款,并及时采取多种方式及时化解纠纷。在合同起草过程中,要基于工程项目的性质、标的所处国家/地区以及有利中方企业迅速取得有利裁判文书和执行等多方面角度,设计争议解决条款。

  加大境内外资源整合,更好服务中国企业。既要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法域的当地律所构建了合作网络,又要和境外投资咨询、财务、税务等领域的企业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能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加优质和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2020年年中,国内大型民营企业GK公司应三星集团邀请,中标了孟加拉达卡机场工程项目的金属分包工程。

  作为一家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金属装饰材料制造商,GK公司在建筑高端市场居行业前列,但对于工程建设来说,GK公司却是从未涉猎。因此,GK公司邀请国内某大型央企S企业作为次分包商,负责该项目具体建设。

  当GK公司看到三星集团发来的三百多页、涉及大量工程建设专业问题的英文分包合同时,意识到接手一个涉外建筑工程项目,并没有那么容易。因此,广东天禄盟德律师事务所律师及其团队介入项目后,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除了基本的法律服务外,如何平衡各方的合作关系,也十分考验律师团队的专业和智慧。受新冠疫情影响,汇率波动、运费上涨、原材料成本急剧上升,该标的工程所需的金属原材料价格翻了几番。

  为了突破招标文件上明确注明的“合同价格不可调整”约定,最大限度为委托人争取合理权益,天禄盟德律师及其团队在提供法律服务外,还善于运用商业谈判技巧,在形成分析报告,向三星集团说明物价上涨幅度、汇率上升情况、人工(包括当地用工)上涨情况,客观呈现GK公司可能面临的损失的同时,还联合其他的分包商,一同和三星集团共同协商,让三星集团了解行业存在的实际困难。

  在为GK公司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经办律师深刻体会到,境外基础设施建设是深化“一带一路”倡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各项合作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律师利用法律专业助力民营企业“走出去”,推动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具有长远价值,但也需要克服巨大挑战。

  为了总结和推广GK公司涉外工程项目中面临的法律问题和解决技巧,天禄盟德律师及其团队将服务过程中总结的服务流程、注意要点、模板文书等进行整合,创造了“民营企业国际建设工程项目全程护航法律服务产品”。她还分享了从事涉外法律服务的经验:

  要利用好商务部等国家机关部门提供的信息及“走出去”网站,帮助查明当地法律和政策信息;

  在服务过程,不仅要考虑法律因素,还要结合当地宗教、劳工、环境等情况整体把控项目风险;

  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律师事务所积极合作,推动当地律师在查明当地法律和尽职调查方面给予相关的支持。

  2012年从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外商事领域法律服务以来,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蓝江丰律师在印尼建设工程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本地合规理论和实务经验,先后为多家国有企业的海外建设工程投资项目提供包括投资架构筹划、本地实体设立、合规经营的“一站式”法律服务。他熟悉中国工程企业在印尼投资及业务运营中主要风险及相关解决方案,同时与印尼主要的建筑协会有深入交流与合作。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涉外法律服务律师,蓝江丰深刻认识到,“合规”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道盾牌。律师作为企业“走出去”的守护者,全程介入境外重大工程项目并提供法律服务,可以有效预防纠纷的发生,帮助“走出去”企业加强投资前期的合规设计,将业务开展的合规风险控制在预期范围内。

  但处理跨境业务,律师不能只关注法律本身,十年的涉外法律服务经验,让蓝江丰律师逐渐意识到,律师的经验和专业以及对境外法律的了解同样重要。在更多的跨境争端中,律师要善于跳出法律限制,将角色定位为居中协调者、问题解决者。

  蓝江丰律师曾服务的某地方国企,曾拟在印尼设立建筑服务代表处,从事本地建筑工程服务。在申请之初,母公司严格按照当时的法律法规准备并提交了全部申请文件,并按照印尼当局的要求对文件进行了公证认证。但在推进过程中,印尼政府突然对建筑行业出台了新的审批政策和要求,建筑服务代表处的申请流程、申请系统及审批部门均发生了变更。此时如果严格按照新的规定来执行,代表处将因不满足前提条件而在短期内无法完成注册设立,进而影响中国企业的投资计划和业务安排。此时,蓝江丰律师团队及时介入,并针对上述政策变更和疫情情势导致的客观障碍,通过联系印尼本地建筑业协会,与建筑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员就该问题多次开展沟通协调,最终通过由母公司出具承诺函的方式,变更了办理顺序,先行完成了代表处的注册和资质证书的取得,避免了后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危机。

  “随着中国涉外法律服务的发展,涉外法律服务律师除了关注法规层面的变化,还需要对本地实践中的一些变通做法和本地律师进行深入交流。”蓝江丰律师以印尼为例,印尼在出台工程领域新法律规定后,可能会出现部分新的法律规定无法在工程行业适用的情况,“如果代理律师能适时关注到这些特别情况,与本地律师加强沟通,与政府部门积极协调,采取其他折衷处理方式解决问题,是能帮助到中国企业减少不可抗力事件或者法规变更造成的影响,或者至少可以给中国企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风险预期,加上中国律师更了解中国企业的经营模式和业务需求,更能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回应客户关切,为‘走出去’企业保驾护航。”蓝江丰律师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