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一带一路工程建设涉外法治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建设工程中的旗舰项目、典型项目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基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法治现状的复杂多元性,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入,各国需要加强多边和双边的法治交流与合作,逐步形成国际或区域法律共同体,共同推进“一带一路”贸易投资法治化、自由化、便利化。
为进一步做好“一带一路”工程建设领域的法律服务保障工作,8月22日,“一带一路”国际建设工程热点法律问题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办。此次研讨会由陕西省司法厅、中国贸促会陕西分会、西安市司法局指导,陕西省律师协会、西安市律师协会主办,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承办。与会嘉宾聚焦“一带一路”国际建设工程领域的法律理论和实务等热点问题,共享新理论、共谋新思路、共迎新机遇。
法律护航对“一带一路”的纵深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围绕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优质法律服务一直参与其中,与“一带一路”各领域的发展同频共振。
陕西省司法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艾平表示,本次研讨会聚焦新形势下“一带一路”国际建设工程热点法律问题,对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建设工程政策沟通、加强涉外法律合作交流、拓展涉外法律服务领域,对进一步减少共建国之间的法律制度障碍、形成平稳顺畅的投资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西安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及“三中心”“一基地”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服务领域的交流和合作,积极探索建立国际商事争端一站式、多元化解决新机制,努力将西安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法治创新聚集区和法律服务高地,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陕西省律师协会会长韩永安回顾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国际工程及涉外法律服务的总体情况,表示“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国际化不断增强,且中国逐渐参与到国际规则的制定过程中。针对中企参与涉外工程建设存在的具体风险,以及工程延误、工程变更、汇率变动等多个高频争议,韩永安提出了搭建国际工程项目“多维合规体系”、强化工程法律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行多元化争议解决方式、实现国家“标准”国际化四个方面的应对之策,并倡议各方携手为“一带一路”国际工程的高质量建设与规划软联通提供充分的法律支持。
“现阶段,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与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机制的实践深度融合,创设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构的实践不断加快,互联网技术进入到现代国际商事争议处理机制建构中,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被纳入全球营商环境等级排序评估体系带来积极导向作用。”西北政法大学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瀚就国际商事争端解决实践的新动向与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的新机遇作出如上判断。他还从个案展开漫谈了准据法的历史沿革及其对诉讼各方当事人的价值,详细分享了外国法查明的范围、方式和后果等,并强调,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发展质量和竞争能力逐步成为国家间博弈的重要领域,构建全球法律利益交汇点和战略支点成为国际经济领域法律外交的主导型目标。
针对独立保函在涉外建设工程中的应用,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全球董事局主席蒋琪围绕保函管理、保函性质、保函欺诈、相符交单、转开保函、保函期限六个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多个重点判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就预付款保函和反担保函项下的索赔,直开、转递与转开保函的法律关系,转开保函下法院的管辖权与平行程序等多个重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针对性提出了各类情形的风险指引。
在专题研讨环节,就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涉外建设工程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与会的中外律师分别以巴基斯坦、泰国、菲律宾等国家的法律规定及市场实践为切入点,详细分享了中国建筑企业在当地承揽建筑项目涉及到的如市场准入要求、税收问题、政府鼓励措施、与本地企业合作模式等共性问题;从如何应对制裁风险、承包商海外投资的条约保护、如何在争议发生后有效管控和化解争议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建筑企业在承揽海外项目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自身权益;详细解读了涉外建设工程项目运营的法律风险管理、法律风险因应机制与法律风险防控措施,还就“一带一路”不同国家关于建设工程付款争议等热点法律问题及实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西安市司法局局长苏国峰表示,法律从业者要共同努力,立足涉外共性问题加强交流学习,共享司法实践新经验,探索司法互助新路径,推出更多有价值、有影响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成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更有力、更坚实、更可靠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