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故事在虹桥倡响

来源: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2021-12-16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时至今日,共建“一带一路”从领袖倡议到落地生根已历八载,八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为精耕细作的“工笔画”,为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机遇搭建了新平台,为国际合作开辟了新模式。在第四届进博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专门提到“中国将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使更多国家和人民获得发展机遇和实惠。”进而,在第四届虹桥经济论坛中所发布的《世界开放报告2021》中,更是用专章来细数“一带一路”的成就。

  八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中国与相关各国的平等互利。共建“一带一路”摒弃了零和思维,符合多边主义的发展思路与全球治理的发展方向,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了有益的补充。目前,中国已同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其已成为国际社会广为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更成为各参与国家和国际组织深化交往、增进互信、密切往来的机制化平台。

  八年来,“一带一路”始终聚焦于发展这个根本命题,通过持续推进各国之间的设施联通、贸易畅通等,为各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2013年到2020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达到9.2万亿美元,亚投行累积批准投资额超过220亿美元。特别是近几年,“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对接,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大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为推进相关各国经济复苏,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断注入新的动能。比如,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全线通车,有效推动了老挝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对改善老挝交通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应意识到在百年变局和全球疫情的交织作用下,共建“一带一路”同样面临着多方挑战。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而且个别国家政治局势复杂多变,无疑都加剧了共建“一带一路”的风险。此外,西方为了应对“一带一路”的拓展,包藏祸心地抹黑“一带一路”,如什么“脱节论”“债务陷阱”等层出不穷,甚而有的国家假借打造“一带一路”翻版,强化其与中国所谓的竞争。

  基于此,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十四五”时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应更加注重高标准、惠民生以及可持续的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首先,在加强风险研判的同时,共建“一带一路”要着力推进贸易合作投资优化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应特别要注重打造“中国投资”品牌,进一步推动中国产品、服务、技术、品牌、标准走出去;其次,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面,在“一带一路”绿色合作的政策框架下,加强与相关国家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推动相关国家新旧动能的转换应成为着重探讨的领域;再者,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剧了全球供应链、价值链的断裂,但是同样应该成为中国与相关国家加强相关产业链联系的重要契机,特别是在医疗卫生领域,加强与相关国家进行合作,在医疗物资甚至疫苗生产方面加强合作都大有可为;最后,应顺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强与相关国家数字领域的合作,推进“丝路电商”的拓展,特别是应着重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治理方面的合作,为全球数字治理贡献发展中国家的智慧和力量,在吸引更多国家参与的同时,推动全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面对当今世界发展不平衡以及发展动力不足,全球治理体系亟需完善的现状,“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中国为世界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为推进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面对部分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抹黑,严重损害了共建“一带一路”的真实图景,甚至有些时候陷入“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因此,在未来我们更要讲好“一带一路”故事,让世界认识一个立体多彩的“一带一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