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活动有望重回正轨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联合出版了《日本经济蓝皮书: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研究报告(2022)》。报告指出,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社会活动逐渐恢复,日本对外贸易、投资、企业海外生产经营有望重回正轨,但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波动仍给日本对外经济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22年1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从2021年的5.9%下降至4.4%,并指出,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可能会延长全球疫情的存续时间,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和供应链中断导致通货膨胀水平比预期更高、影响更广泛,全球经济形势比此前预期的更加恶化。2022年4月,IMF再次下调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期至3.6%。日本对外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经济形势分不开,疫情的持续、供应链的扰动、资源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将对日本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发展带来下行压力,对日本企业海外生产经营也会产生影响。
区域供应链重要性凸显
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RCEP生效后,区域供应链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其对于区域内各国企业的支持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同时,由于中美博弈进一步深化,美国力图调动盟友及“志同道合国家”的力量在经济领域加强对华制衡,亚太地区经贸格局及规则重构进程趋向复杂,各方关于区域经济主导权的博弈也在强化。2021年10月,美国总统拜登以视频方式出席东盟峰会时提出,要围绕印太地区建立“经济新框架”;11-12月,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在多个场合对美国准备推出的“经济新框架”进行介绍,并表示预计在2022年正式启动相关进程。“经济新框架”重点聚焦供应链协调、技术出口管制、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标准制定等领域,并将在基础设施领域进行重点合作,提供所谓基础设施建设“替代方案”,旨在填补特朗普政府退出CPTPP造成的空白,抗衡中国日益增强的地区影响力,构建超越RCEP和CPTPP、由美国主导的新平台。
2022年1月9-14日,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萩生田光一出访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泰国,强调要与东盟在能源资源、供应链、技术创新、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等领域加强合作,并发表“亚洲未来投资倡议”,着眼于在后疫情时代深化与东盟各国的经济联系。2022年1月2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谈,就新设经济版部长级“2+2”机制达成协议。这反映出,日美积极将同盟合作及对华竞争措施从外交、安全领域进一步推进至经济领域。在各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围绕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的争夺将逐渐白热化。
加强中日经贸合作双赢
报告指出,日本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控制疫情和恢复经济。日本经济是外需主导型经济,出口对日本经济至关重要。从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经济景气循环一般是遵循“出口扩大→生产扩大→设备投资扩大→雇佣扩大→收入扩大→个人消费扩大”的路径完成的,反之亦然。扩大出口是日本实现经济复苏的突破口。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和重要的投资伙伴。报告认为,加强中日经贸合作对日本促进经济复苏具有特殊意义,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犹存,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依旧,但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是确定的。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压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实现2.3%的正增长,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8.1%,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在中日双边贸易方面,2020年,中国再次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日本对中国的出口额占日本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20%,这一趋势在2021年继续保持,日本自中国的进口额占日本进口总额的比重接近25%。同时,在疫情的冲击下,区域供应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RCEP的签署和生效为中日经贸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在RCEP框架下,中日之间首次建立双边自贸关系,这有利于促进中日供应链深度融合,共同维护区域供应链稳定。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加强中日经贸合作十分必要。事实上,中日经贸合作在众多领域都有广大的发展空间。从双边贸易来看,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近年来,中国对日本的出口额在中国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到2021年仅有4.9%,中国自日本的进口额在中国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只有7.6%,中日贸易仍有潜力可挖。从投资来看,近几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年均为30多亿美元,尚不足高峰年2012年73.5亿美元的一半,中国对日本的直接投资大部分年份处于3亿~5亿美元的低水平,虽然2021年出现显著增长,但累计总额也仅有50亿美元左右,可以说尚处于起步阶段。从主要合作领域来看,应重点加强中日两国在产业链完善、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医疗康养、数字经济以及第三方市场的合作。从当下情况来看,应以做好202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各项纪念活动为契机,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RCEP等区域合作平台,争取早日启动中国加入CPTPP谈判程序,推动中日韩FTA谈判进程,提升中日经济合作的质量与水平,促进中日两国经济发展,为引领全球经济复苏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