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政策释利好 开足马力稳外资
进入四季度以来,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步伐铿锵,稳外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在国家层面,近期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密集部署稳外资举措:出台《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动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推出《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的范围;推出第六批重大外资项目,推动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加快实施。在地方层面,多地也在积极推出新的吸引外资举措,着力增强外资企业在华长期发展信心。
优质营商环境成引资“强磁场”
2021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493.6亿元,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今年前10个月引资规模达10898.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4%,规模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这也是在去年高基数上的两位数增长,取得如此成绩殊为不易。
“中国使用外资金额规模较大,增速较高。可以说,外商企业看好‘中国机遇’,投资中国的信心坚定。”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中国引资“磁吸力”强劲的重要砝码。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今年以来,一系列稳外资政策措施持续加码:实施新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充分发挥外贸外资协调机制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作用,建立与外国商协会和外资企业的常态化交流机制,推动解决外资企业在华投资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外商投资法执法检查,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各地也在着力多措并举营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以北京为例,围绕‘四个中心’的城市定位,北京先后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0版到5.0版改革政策,政策不断深化、完善、与时俱进,涉及各领域、各方面,探索了一整套成功的、可复制、引领性的北京模式。”洪涛说,多年来,北京、上海是世界银行评估中国营商环境的样本城市,在全球营商环境中的排名不断提升,充分证明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和作为。
外资企业对中国的信心在中国贸促会近日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中亦有体现:调查显示,近九成外资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较满意”。从外企在中国的投资金额、投资结构和对经济建设的参与程度可以看出,中国的营商环境具有强大吸引力。
蔡司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福斯特向国际商报记者介绍,今年年初,蔡司集团投资6000万美元在上海成立了两家投资性公司,分别聚焦高科技与医疗产业。10月,蔡司投资1.7亿元在苏州工业园区奠基启动“凤栖”工程建设,这也是该集团在华首次购地自建项目。“伴随着蔡司中国本土化战略的推进,未来蔡司将进一步推动本土化模式的创新升级,利用中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行业资源,更深入地融入到中国的高增长市场中。”
以高水平开放吸引高质量外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这为高质量吸引外资、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指明了方向。
进入四季度,从中央到各地无不在为稳外资开足马力。
除出台《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出《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外,近日,商务部还公布了全国首批10个外资政策直报点试点名单。
按照要求,外资政策直报点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开展试点:持续关注外商投资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协助商务部研判形势;收集和反馈各类外资企业面临的困难问题和政策诉求,参与商务部相关的政策储备研究;及时反馈稳外资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配合商务部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总结地区招商引资、外资服务、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工作的先进经验和问题诉求。各地也在根据当地情况加大稳外资力度。记者从江苏省商务厅获悉,江苏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从三方面持续提升外商投资便利化水平:以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为核心,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以“四个一”持续提升外资企业服务水平;以加快推动《江苏省外商投资条例》立法、完善外资投诉机制、落实外资信息报告制度等系列“组合拳”为保障,持续维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
成都市近日出台《进一步推动外资扩量提质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加大外商投资促进力度,对外资产业项目、跨国公司总部经济、促进外资的中介机构进行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奖励。
11月8日,2022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海外分会场启动仪式在广州举办。据悉,未来3个月,广东还将举办22场海外系列招商活动,将面向全球展示湾区机遇、湾区潜力和湾区魅力,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全球投资高地。此外,《广东省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已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个地方版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在知识产权、标准制定等方面积极回应外资企业诉求。
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任张菲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这些稳外资举措以制造业等重点领域为抓手,以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为目标,从投资环境、投资服务和投资导向等方面采取多项措施,有利于提升外资企业投资中国、扎根中国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