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非洲西亚经贸合作驶入发展快车道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一步步走深走实,中国与非洲西亚间的经贸合作也愈发有吸引力。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西亚经贸合作不断实现新突破,已驶入发展快车道。中国已成为非洲西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中国同该地区国家在基础设施和区域互联互通领域合作成果丰硕,该地区占中国企业海外承包工程市场份额约四成。”在第133届广交会期间举行的“中国-非洲西亚经贸合作新机遇”论坛上,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副司长王东介绍道。
当前,中国和非洲西亚国家均已迈上加快发展的崭新跑道,双方将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迎来更广阔的合作机遇。
经贸合作潜力不断释放
过去一年,在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特别是疫情的冲击下,中国与非洲西亚经贸往来仍旧显现韧性——
据商务部统计,2022年中国同非洲西亚国家贸易额达6896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3.8%。其中,中国出口3133亿美元,增长15.9%。中国进口3763亿美元,增长31.3%。
与此同时,中国和非洲西亚地区国家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金融、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合作蓬勃发展,双向投资日趋活跃。中国已经成为非洲第四大投资来源地。一大批阿拉伯国家的重点投资项目在中国也相继落地实施。
今年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再出发,展望未来,中国与非洲西亚的经贸合作有哪些新机遇?应如何推进?
“近年来非洲西亚国家持续推进经济多元化,经济发展势头保持良好,2022年非洲经济增速达4.1%,阿拉伯国家经济增速也超过5%。”王东表示,这些地区国家在基础设施、产业体系、贸易物流、绿色经济、数字化、新能源等领域的巨大发展潜力正不断释放,前景可期。
在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看来,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大力推进中国和亚非拉国家的经贸合作,这不仅符合该地区人民的需求,也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余淼杰进一步分析道,在越来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应当充分挖掘和拓展新兴市场。同时,中国强大的工业能力以及丰厚的资源,与亚非拉地区存在巨大的互补空间。未来应推进中国与非洲、西亚国家签订自贸协议,降低制造业产品关税,在能源、数字经济等方面进行合作,促进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
中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企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主体,作为中国与非洲西亚经贸合作的一线参与者,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哪些心得?在中国与非洲西亚经贸合作新机遇下又将如何发挥自身作用?
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磊表示,苏美达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战略,持续开拓非洲西亚市场,贸易额持续上升,近两年的进出口额均超10亿美元。从商品贸易、工程项目到区域布局,公司和非洲西亚的合作越来越广泛、深入。
“在我们和非洲西亚贸易合作稳步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有三个‘更加重视’。”史磊说,一是更加重视这个市场,重视当地用户需求。“苏美达有个发电机品牌FIRMAN,在非洲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20年来累计销售超过1000万台。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非洲许多地区长期面临着电力短缺的困境,当地居民把汽油发电机作为家庭的基本供电设备,非常看重产品的稳定、高效和节油,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我们注意到这些需求,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方面持续努力,得到当地居民的广泛认可。”
二是更加关注市场趋势。绿色低碳正日益成为非洲西亚等地区新的市场变化趋势。本届广交会公司带来了全新的FIRMAN家用储能产品,清洁环保,且更加适配非洲电网的特性,受到许多采购商的青睐,并达成意向订单。
三是更加重视战略、把握机遇、持续深耕。要从战略高度更加重视非洲西亚在与中国经贸合作中的重要地位。长期以来,苏美达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先后在尼日利亚、迪拜、几内亚等地设立了子公司,扎根当地,深潜市场一线,挖掘市场需求,更快、更好地将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带给当地人民,助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
余淼杰认为,中国企业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走进去”,即企业要做到与当地民心相通,向非洲西亚出口符合当地文化需求、生活习惯的产品,特别要做到产品的多元化、定制化、差异化。
海尔海外电器产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庆福对此深有同感:“对于企业来说,不仅要单纯把产品卖出去,还要创造品牌,获得当地消费者的认可,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海尔把高端的智能化、差异化产品推到市场上,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