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做法:广东自贸试验区横琴片区按照新型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发展规律及需求,积极构建互联网金融仲裁机制,设立国内首个专门解决金融纠纷的互联网仲裁平台。该平台由互联网仲裁当事人及仲裁员、互联网仲裁核心业务处理、互联网仲裁委管理等三大子系统构成,主要运用主流的主体身份认证、电子签章、时间戳等技术促进文件交换具备法律效力,对外以互联网方式提供在线仲裁服务,对内通过内部网络进行案件处理确保信息安全,推动仲裁业务全流程在线办理。
改革亮点:一是主体网络认证。平台采用人脸活体认证和银行卡四要素认证,确保网络主体身份与线下真实身份一致。
二是全程在线处理。通过电子商务认证、时间戳、电子签章等技术,从提出仲裁申请、答辩、选定仲裁员、举证质证到作出仲裁裁决,全程均依托互联网仲裁平台进行。
三是智能批量操作。金融交易或服务平台通过与仲裁平台数据对接,可批量上传欠款案件。对于其中类型化案件,则可按照同案类裁的方式进行批量处理。
四是突破地域空间限制。网络仲裁对仲裁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地域性要求不高,可接收境内外金融争议案件,有效解决互联网金融参与人分布广泛问题。
五是制定专门规则和组建专门仲裁员团队。结合互联网金融仲裁特点,制定了专门的互联网金融仲裁规则,并在原有和增补的仲裁员名册中挑选储备专门服务互联网金融仲裁员开展仲裁。
六是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联盟链。与技术开发方深度合作,在合同签订时即利用区块链存证,合同的履行环节同样上传存证,发生纠纷后电子证据问题迎刃而解。
实践成效:一是提高仲裁效率。该平台改变传统仲裁模式,实现与国内互联网交易金融平台对接,实现在线批量受理、办理来自各平台海量互联网金融纠纷案件,实现互联网金融纠纷解决便利化。
二是降低仲裁成本。小额互联网金融纠纷案件,适用速裁程序从组庭到裁决最快只需6天,适用普通程序案件只需10天,比传统线下仲裁需4个月审批时限,成本大幅降低。
三是试运行效果明显。目前已有7家互联网金融机构和技术服务机构与平台建立合作关系。从已测试试点的54件互联网金融纠纷案件情况看,反响热烈。预计系统成规模运作后,将有数千件类似案件正式会成为该平台首批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