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2013-2015年,我厅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扶贫“双到”的战略部署,坚持“民生为先、项目带动、标本兼治、整村推进”的扶贫攻坚思路,举全厅之力对口帮扶揭阳市普宁市广太镇黄叶村,创新扶贫方式,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精准扶贫新路子。3年来,共投入资金1056万元,实施了涵盖道路、水利、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产业、民生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帮扶项目77个,该村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大为改善,社会民生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进步,村集体经济和主导产业蓬勃发展,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融合发展。通过3年来我厅用心用情帮扶,贫困户家庭经济收入明显增加,全村48户贫困户199人人均年收入超8200元,是帮扶前的2.6倍,100%实现稳定脱贫;全村人均年收入超1.2万元,是帮扶前的2.3倍;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年收入从2.8万元增长到14万元,是帮扶前的5倍。对口帮扶工作不仅促进了黄叶村的迅速脱贫,还为黄叶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实施精准扶贫,完善工作机制
厅党组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工作,专门成立扶贫“双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郭元强厅长、副组长任少副厅长及厅领导班子成员先后19次到村指导和检查督促帮扶工作,厅机关干部100多人次赴村开展帮扶、调研和慰问,形成了全厅上下共同帮扶的良好氛围。根据贫困户具体情况,明确厅领导、各处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为帮扶责任人,与48户贫困户实行一对一挂钩帮扶,实现定人、定点、定责帮扶。驻村工作组坚持以“精准扶贫”为导向,与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工作,带着对贫困户的深厚感情,逐家逐户实地走访,核实情况、调研摸底,深入分析贫困原因,明确帮扶思路。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了《广东省商务厅对口帮扶普宁市广太镇黄叶村三年规划(2013-1015年)》、《2013-2015年度帮扶工作计划》以及系列重点项目建设方案等,并针对每户贫困户制定了具体帮扶计划和措施,变以往“大水漫灌”式扶贫为“精准滴灌”式扶贫。
二、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夯实发展基础
针对交通落后、道路破旧、大部分道路未实现硬底化的问题,我厅筹资230万元,建设总长4000米的6条村道硬底化和3条机耕路工程,村里的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村内外交通四通八达,解决了群众行路难、学生上学难和产品运输难等问题。村地势低洼,原有水利设施损毁严重,存在多处安全隐患,逢雨必涝,给村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我厅筹资307万元,实施水库堤坝、灌溉水渠和挡土墙等6个农田水利工程,有效解决了400多亩农田灌溉、渠道淤塞、雨水倒灌等问题,确保旱能灌、涝能排,保障水库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村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两委办公楼为危房,两委办公、村民办事、党组织活动没有固定场所,公共服务难于开展,我厅筹资115万元,新建便民服务中心,面积660平方米,为村民办事、村“两委”办公提供了良好环境。村里脏乱差情况突出,村容村貌和村民卫生意识落后,我厅筹资23万元,实施村庄美化绿化工程,整治村容村貌,建立卫生管理制度,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培养群众养成卫生习惯,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村人口老龄化严重,60岁以上老人近300人,村卫生站检查治疗设施和基本药物严重缺乏,群众寻医问药极其不便,我厅2次联合普宁市康美医院,投入16万元组织医疗队到村赠医施药,接诊群众、学生700多人;出资1.6万元为村卫生站购买血压计、血糖仪、制氧机等基本设施和常用药物一批,免费为贫困户和老人进行检查和发放药物,降低了因病致贫、返贫率。实现全村低保户、五保户应保尽保,贫困户参加医保、社保全覆盖。
三、实施教育扶贫,推进助学兴教项目
村小学原教学环境较差,校舍破旧,每个班级只有1间教室,桌椅破旧,教室内没有日光灯、风扇、窗帘,更没有配备多媒体教学等教学设备,操场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文体活动场地和设施匮乏,学生学习情绪不高,我厅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筹资91.5万元用于学校升级改造,新建了篮球场、塑胶跑道、羽毛球场,建设了图书室、电脑室、音乐室、科学实验室,校舍重新粉刷,并安装多媒体教学屏幕、投影机、日光灯、风扇、窗帘等,更换了全新课桌椅,每位学生都获赠新书包、文具、水壶等。目前,学校各类设施一应俱全,创建了良好的读书教学环境。贫困户在读子女每年都获得500-2000元的资助,适龄儿童“普九”入学率100%。厅团委和爱心企业3次到学校开展志愿服务和爱心助学活动,深受群众欢迎。村原来没有文体活动场所和设备,基本没有开展文化活动,我厅筹资75万元新建村文化活动中心1栋和休闲广场2个,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配有农家书屋、户内外健身器材、电子阅览室、老人活动室、电教器材、灯光、音响、乐器、服装等,为2千多名村民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创造了良好环境,并组织开展篮球赛、放电影、广场舞、潮剧等系列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探索电商扶贫新模式,推进“互联网+精准扶贫”
为迅速改善村的贫困状况和落后面貌,我厅在综合施策、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的同时,大力探索农村电商扶贫新模式。即通过制定差异化的农村电商扶持政策,把农村电商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推进“互联网+扶贫”农村电商扶贫项目,鼓励引导电商企业开辟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提升贫困地区运用电子商务创业增收能力。为培养实用型、技能型农村电商人才,我厅在村先后6次举办以电子商务等为主题的技能培训班,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到村授课,参训人员达400余人次,点燃了贫困户靠技能脱贫的希望之光。2014年底,在我厅支持下,村建立了广太镇第一个淘宝村级服务站,打通了贫困地区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渠道。服务站的建立,使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够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商品和服务,让村民在享受到方便快捷购物的同时,也打开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村里的蜂蜜、红薯等农产品成功登录淘宝网实现在线销售,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在郭元强厅长等领导的直接关心下,我厅联合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华南农业大学成立了全省首个综合性扶贫(产品)联盟电商平台,并于2015年6月中旬开始试运行。平台采用“扶贫联盟+农户+专业合作社+科研院所+帮扶单位”的运营模式,成功上线“淘宝特色中国馆”与“广货网上行”,在线销售扶贫优质农产品,目前销售额已达150万元。省扶贫办对此模式给予高度肯定,广东电视台、南方日报、南方农村报、羊城晚报等主流媒体多次进行采访报道。
五、推进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村产业基础薄弱,我厅按照“一户一法”的思路,既“输血”又“造血”,投入15.2万元,扶持贫困户发展苗木种植、种菜、养猪、养蜂等,目前已种植各类苗木35亩,养猪、养蜂等养殖规模扩大,贫困户每年新增产值约30万元。通过开展农业种植和建立4个服装加工作坊,吸收村内劳动力40多人,20多名农村待业青年实现转移就业。村原集体经济十分脆弱,仅靠部分土地、鱼塘等零散租金开支。我厅坚持产业带动和“造血式”扶贫,实行龙头带动,协助合作社引入1家龙头企业,在村建立2个苗木种植基地,将集体土地和贫困户的土地和劳动力整合进入基地,苗木的销售全部由企业负责,仅此项集体每年就可增收12.5万元。目前,村集体年收入达14万元,是帮扶前的5倍,为村两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民生事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健全机制,增强发展后劲
我厅驻村工作组先后帮助黄叶村制定出台《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村务党务公开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办法》、《集体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广东省商务厅后续跟踪帮扶普宁市广太镇黄叶村方案》等制度,并推动广太镇及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对各帮扶项目的后续管理,加强资金监管,维护农民权益,提高扶贫成效,确保黄叶村实现长期稳定脱贫不返贫。
三年来,通过我厅帮扶及多方共同努力,黄叶村贫困户收入、村民收入及村集体收入都得到大幅提升,村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帮扶工作任务。村民对我厅扶贫工作满意度达100%,村委会专门立碑铭记,表达感恩之情。我厅对口帮扶工作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2013-2015年连续3年考核成绩优秀,评为2013-2015年全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优秀单位,成为普宁市唯一1个连续3年优秀、总考双优秀的帮扶单位。驻村干部陈日进评为2013-2014年全省百名扶贫工作成效突出先进个人、2012-2015年全省扶贫开发“双到”优秀驻村干部。省委《南方》杂志、《广东扶贫》和《广东党建》等刊物先后对我厅帮扶情况和驻村工作组进行报道,省扶贫信息网先后刊发动态10多期介绍我厅帮扶工作成效。
一条条笔直的水泥路纵横交错,一座座新修的楼房错落有致,一排排绿化苗木整齐排列……,曾经破旧的黄叶村现在让人眼前一亮,村容村貌变了大样,群众生活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正如黄叶村72岁老党员黄炎和所写的,喜看今朝黄叶,村容整洁,花果飘香,民生改善,百姓奔康,一片祥和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