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官方微信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计划规划

2011年广东省外经贸发展报告

来源:综合处      发布时间:2012-01-09 00:00:00 

  一、2011年外经贸运行情况

  2011年全省进出口总值突破9000亿美元大关,达到9134.8亿美元、增长16.4%,其中出口5319.4亿美元、增长17.4%,进口3815.4亿美元、增长15%;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035宗,合同金额346.92亿美元、增长41.0%,实际外资金额217.98亿美元、增长7.6%;经核准新设境外企业566家,新增中方协议投资额28.99亿美元、增长47.3%。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13.42亿美元,增长38.2%。经全省口岸出境人员3.25亿人次、增长7.3%,出境交通工具1943.2万辆(艘、列、架)次、增长2.7%,进出口货运量3.57亿吨、增长5.3%。具体成效突出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外贸结构调整实现“五个优化”。一是贸易方式结构优化,全年一般贸易出口1838.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比重达34.6%。二是主体结构优化,私营企业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32%和23.3%,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6和8.3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和进口的比重较上年提高2.7个和1.5个百分点。三是市场结构优化,对新兴市场进出口增幅较全省整体增幅高4.3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的比重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对拉美、中东地区和非洲等进出口分别增长23.2%、28.2%和64.9%。四是商品结构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高于全国同类产品1.2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一般贸易出口增速高于全省出口平均增速7.2个百分点。五是贸易结构优化,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达884.29亿美元,同比增长45.05%,同时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同比快速增长84.5%和56.9%。

  (二)加工贸易实现“六个转变”。一是生产方式由OEM向ODM、OBM混合转变,珠三角地区从事加工贸易业务的外资企业ODM和OBM混合生产出口比重达到40%,东西两翼和山区比重接近30%。从事加工贸易业务的外资企业全年累计设立研发机构(含企业内设机构)99个。二是产业链条由短向长转变。全年全省深加工结转总额达1163.8亿美元,七成从事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有深加工结转业务,企业产品平均结转2-5次后再出口。三是市场结构由单一依赖国外向兼顾内外两个市场转变。全年全省从事加工贸易业务的外资企业产品内销金额达13979.6亿元,贡献税收385.4亿元。四是经营主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4450家非法人来料加工企业实现转型(其中2011年转2151家),另有351家正在办理手续;国有、集体、私营企业从事加工贸易业务的比重上升。五是产业层次由低向高转变。全年全省加工贸易出口项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占77.4%和47.7%。六是监管模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外经贸、海关和加工贸易企业三方联网监管模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实施,目前符合条件的1141家企业已全部实现联网。

  (三)利用外资水平实现“三个提升”。一是吸收外资数量提升。全年全省合同外资大幅增长41.0%。产业带动力较强的制造业利用外资增长较快,对全省实体经济贡献度上升。全省制造业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金额分别增长56.4%和9.9%,占比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5.5和1.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合同外资增长41.3%。二是吸收外资质量提升。全省投资总额1亿美元以上的大项目达71宗,合同外资增长97.0%。世界500强和境外大型企业在粤投资新设和增资项目186宗,合同外资增加59.41亿美元。吸引发达国家投资增长迅速,合同外资增长125.0%,实际外资增长14%。三是服务外包产业规模提升。全年新增服务外包企业269家、从业人员13.7万人;全省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接包合同执行金额28亿美元,同比增长47.5%。

  (四)对外投资合作实现“三个加快”。一是对外投资增势加快。全年新设企业数量达到566家,中方投资额达到28.99亿美元,同比增长47.3%;其中超亿美元项目2宗,中方协议投资额合计达8.3亿美元。二是对外投资领域拓展加快。开展境外资源合作开发规模扩大,省农垦集团在东盟设立4家橡胶加工厂形成年产26万吨橡胶加工基地的基础上,2011年又在马来西亚投资2亿多美元开发4万公顷天然橡胶种植项目。开拓东盟对外承包工程市场成效显著,取得越南高速公路项目、泰国普吉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老挝1A公路项目等重点项目,项目规模均超过5000万美元。三是并购方式投资加快。如广东凌丰股份集团有限公司出资690万美元收购德国CS公司;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出资5.8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煤矿项目;粤电集团出资2.5亿美元联合华能集团收购美国国际电力公司50%股权项目等。

  二、2012年外经贸工作重点

  展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外经贸正加快从数量增长、规模扩张主导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入转型升级、质量提升主导的平稳增长新阶段。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延续,欧美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全球经济恢复性增长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导致外部需求持续不振;同时,劳动力、土地、能源资源等要素价格刚性上涨,人民币汇率上升,外经贸企业面临外需持续低迷和综合成本大幅上升的双重考验,我省外经贸下行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加快战略转型更显紧迫。另一方面,我省开放型经济基础好,投资环境优势突出,产业体系配套完善;部分外经贸优势企业加快科技和自主创新步伐,国际竞争力得到提升;我省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贸互补关系依然牢固,市场机遇尚存;同时,国际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也为优势企业“走出去”、拓展空间提供了机遇,这些都为我省外经贸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战略转型提供了契机与条件。

  总的发展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紧扣“稳增长”这个第一要务,紧扣“加快转型”这条主线,紧紧抓住“创新”这个关键,集中力量攻坚,在力保市场份额稳定、各项增速稳定、企业经营稳定的基本前提下,力促加快结构调整、加快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

  主要预期目标是: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7.5%,其中出口增长7%、进口增长8.2%,合同利用外资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服务贸易较快发展,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保持稳定发展。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三大主体工作上下功夫,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大力支持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及赴境外采购,用好各类展会和电子商务平台,稳定出口增长,重点实施好省四套班子分别率团开拓市场计划。完善进一步扩大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促进政策措施和自主国际知名品牌培育机制,加大对示范基地的培育,加快推进外贸转型升级。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进口的若干意见》,用好促进进口专项资金,积极扩大进口促进平衡。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二)在招商选资与招才引智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利用外资质量和数量双提升。把招商选资与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先进的技术和优秀人才相结合,集中精力抓重点优质大项目落地问题。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采购中心和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积极探索网上招商、海外驻点招商、代理招商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的新模式。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推动“三旧”改造与招商引资的有机结合。研究出台开发区综合投资环境评价体系,推动省级经济开发区加快转型升级;加快保税物流监管体系建设。

  (三)在创新管理模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加快建设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合作协议(备忘录),重点筹办好全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现场会。打造若干公共技术提升平台,推动加工贸易产业链条向研发和营销两端延伸。继续支持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销。加快推进外经贸、海关、加工贸易企业三方联网的推广工作,加快管理手段创新。用好扶持政策,促进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加快向省内东西北地区梯度转移。

  (四)在健全政策体系与服务保障上下功夫,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政策引导,推动有实力的企业抓住欧洲债务危机的契机,“走出去”收购欧美日企业。出台《关于支持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加快培育本土跨国公司的指导意见》,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积极向本土跨国公司发展。积极培育对外投资中介服务机构,创新“走出去”的服务促进体系。加强与东盟、非洲、中东、南美、东欧等重点目标市场国家和地区投资促进机构的合作。

  (五)在加强战略谋划和载体建设上下功夫,进一步拓展区域合作空间。多形式宣传和落实CEPA,加快载体建设,进一步深化粤港澳服务业合作。充分利用ECFA早收计划的关税减免优惠政策,扩大一般贸易进出口;继续加强对台商投资区、工业区、科技园等区域的指导和支持,吸引优质台资入园区发展;加强与台湾工业总会等商协会的交流合作;积极推动粤台经贸合作试验区建设。

  (六)在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上下功夫,全力支持外经贸企业转型升级稳定发展。加强对转型升级成效的考核督查,促进我省外经贸加快战略转型。针对企业发展面临的用电难、用工难、用地难、收费杂多等共性问题,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联系,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克服困难。整合优化外经贸扶持资金,引导和推动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强进出口公平贸易服务工作。开展新一轮WTO规则和自贸协定培训,加强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工作。

  (七)在深化对外开放和公平贸易环境建设上下功夫,着力营造开放高效、竞争有序的外经贸发展环境。加强WTO与自贸区事务工作,做好中国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GPA)的谈判支持和地方应对预案。以推进我省相关商协会应对贸易摩擦机制建设为重点,突出抓好反倾销、反补贴、337调查等的应对。积极开展地方政府对外交流交涉活动,加强规则抗争。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维护产业安全和企业合法权益。推动外经贸领域立法、普法和扶持政策的WTO合规性审查,拓展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的深度与广度。

  (八)在重点口岸建设和通关流程创新上下功夫,构建更加高效的通关环境。积极配合组织实施横琴分线管理及货车“一站式”电子验放系统启用工作,推进海关和检验检疫“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合作模式,协调横琴口岸在适当时候延长开放时间。积极推进重点新建口岸项目的规划建设和对外开放工作,增强枢纽口岸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积极协调促进相关专用码头正式早日对外开放或实施临时对外开放运作,保障骨干企业正常生产和重点项目建设对能源物资和设备进口通关的实际需求。继续保持粤港过境车辆的动态管理与合作,进一步推进“单一窗口”通关模式研究工作。